編輯:wulan 時間:2022-04-20 18:24:56
有的時候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讀書,可能孩子回家的時候,就會跟自己的父母說,在學校被老師打了,其實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但是有時候可能也是孩子在說謊,老師可能沒有動手,只是態度強硬了一點。那么,家長說你打孩子怎么辦?老師毆打孩子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打了,說明緣由,為什么打,如果是老師的錯,那就承認錯誤,向家長賠禮道歉誠懇一點。如果老師沒打,情緒也無需太激動,這個看是否可以找證人,或者調取教室里的監控核查真假。
師生之間有矛盾和沖突,作為老師,應該積極地去解決這種事情,因為學生一般都是未成年人,心智不太成熟,作為老師應該有自己相應的做法,來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做法來緩解這種矛盾的加深和激化。
第一、老師和學生沒有站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當今社會,教師有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因此在社會上還是有一定權威的,因此,一般情況下,教師的嚴厲批評都是一種為學生好的表現,老師理所應當的覺得這是在管理學生和關心學生。一般這種情況,學生不能有任何的反駁,如果有,就會被很多人視為不尊重老師的表現,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批評老師的行為。正是這種師生沒有站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因此,可能師生之間就會有一定的沖突。
第二、教師沒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生是發展的人、是進步的人。學生對于學習中,應該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作為主體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作為一個被動的、被迫接受灌輸知識的機器人。教師看到有的學生對于學習的反應不同時也不要過于激動,因為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想法,情緒激動就容易引起矛盾。
第三、教師和學生之間有年齡差,代溝容易產生觀念的沖突。年齡上的差異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思維模式認識以及看問題的角度方面會有明顯的不同,師生之間交流上,可能會存在更多的障礙。學生可能心智不成熟,難以管控自己,而老師一般比較成熟,對學生的要求就會比較高,老師要求學生學習與學生惰性之間的矛盾,往往就會引起師生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1、平時能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踊顒?。
每個學期,學??倳e辦各種形式的家?;踊顒?,可能是家長會、家長進課堂、教育培訓等。
同時校園內的不少活動也需要招募家長義工。
有很多家長不愿意參加(沒時間、怕麻煩等),其實這是一個給老師留下印象和好感的機會。
2、盡量選擇微信留言,不要太多客套話,言簡意賅說重點。
老師們上課也辛苦,如果放學了或周末還時不時要接家長電話或者和家長聊天也會煩。何況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想想會占用他們多少私人時間呢?
只要事情不是太緊急,我都會選擇在微信上給老師留言,一次性把要問的問題說清楚。
3、當面溝通時以老師說家長聽為主,不要插嘴或直接反駁。提問時說重點,注意禮貌和語氣。
家長有問題找老師,或者老師不得不向家長反映情況,必然是以老師主導,讓老師先把孩子的情況或者自己的觀點交代清楚。
家長不要急于插嘴或提問,等認真聽完后,再就一些關鍵的點交換意見,或提出自己的疑問。
如果家長并不認同老師的觀點或做法,直接駁斥(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是大忌。如果委婉地表達了反對意見,但老師依舊堅持己見,溝通應暫時中斷。
等雙方冷靜下來,再私下溝通比較合適。即使真出現了爭執或矛盾,因為是私下聯系,知道的人只有雙方,老師也比較好下臺。
當然我個人是不建議家長反對老師的,畢竟孩子在人家手里(笑),家長是弱勢群體。所以沒有重大原則問題,和老師溝通后的結果最好就是服從老師,按老師的要求來配合即可。
綜上,與老師有效溝通的重點概括起來就是: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注意溝通方式和效率、以服從和配合老師安排為主。
本站所發布的文字與圖片素材為非商業目的改編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或涉及違法,請聯系我們刪除,如需轉載請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colourboxweb.com/article/20220420/163906.html
上一篇:兒童脾虛食譜,小孩養胃的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2005-2020 www.colourboxweb.com 【開心女性網】 版權所有 | 湘ICP備20010517號
聲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只可用于學習參考,信息與圖片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內容侵權與違規,請與本站聯系,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系郵箱:47085,1089@qq.com